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歷史復習方法 > 高中歷史階段特征匯總-世界史—世界史—中古時期(公元5-15世紀)

高中歷史階段特征匯總-世界史—世界史—中古時期(公元5-15世紀)

2024-04-27 16:27:43網(wǎng)絡轉載


高考

  世界史—中古時期(公元5-15世紀):世界各區(qū)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中古時期”一般指5—15世紀。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產生了西歐的封建社會,它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莊園和農奴制度。封建經濟的發(fā)展和城市的產生,推動了王權的強化和主要封建國家的形成。(東歐)拜占庭帝國一度繁榮,俄羅斯在反抗蒙古的斗爭中逐漸崛起。在亞洲,阿拉伯帝國政治穩(wěn)定、經濟繁榮,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蘇丹國;日本大化改新后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后來幕府掌握了實權。在西非,加納、馬里和桑海等古國先后興起。在美洲,印第安人獨立發(fā)明了農業(yè),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明,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歷史上空前強大的帝國,并成功維持了比較穩(wěn)定的統(tǒng)治。

  中古西歐的階段性特征

  1.政治上:西歐王權、教權和城市自治并行,議會制度的起源與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

  封君封臣制是西歐封建政治制度的基礎,它是社會動蕩與自然經濟的產物。封臣對封君承擔許多義務(效忠、幫助、勸告);封君對封臣也有義務,“保護”和“維持”封臣,不得傷害其榮譽、財產和生命;通過分封,各級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實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經濟等各種權力。一方面,國王或皇帝是名義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通過封君封臣制度與各級封建主聯(lián)系起來,成為西歐社會的統(tǒng)治階級,對西歐社會的穩(wěn)定起到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封建主作為領主,在各自的領地內獨立行使權力(領主或其管家主持的莊園法庭審理莊園內的各種案件,維護莊園的秩序),政治上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據(jù)局面。封建制初期,王權軟弱。國王被視為最高的領主,法理上擁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權力。中古中后期,隨著社會環(huán)境逐漸穩(wěn)定,經濟增長,西歐各國王權有不同程度的加強。

  基督教會在中古西歐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最大的有組織的力量,形成了從教皇到各級神職人員的等級制度;基督教會(教士)在基層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496年,法蘭克國王皈依基督教,賦予基督教會多項特權。756年,加諾林王朝君主丕平為酬謝教會助其掌權而將羅馬周圍地區(qū)交給教皇統(tǒng)治,建立“教皇國”,并使教會介入世俗權力。歐洲逐漸形成了王權與教權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在西歐封建制度的確立和發(fā)展過程中,基督教會與世俗王權互相利用、競爭共存。

  10-11世紀隨著城市的興起,由于封建主用對待農奴的方式對待城市市民,進而掀起了爭取城市自治的斗爭并贏得了一定的自治權,行會或商會上層分子把持城市政權,行使城市治理的職責;國王為了壓制地方領主的權力而支持城市自治,而城市也支持國王的統(tǒng)一事業(yè);

[標簽:高中 歷史 高中生 匯總]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高考


高考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