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新聞 > 老師點評天津2012高考作文題

老師點評天津2012高考作文題

2019-05-03 11:07:53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高考

2012全國高考第一場語文考試剛剛結束,2012年天津高考作文題目也隨之曝光,記者在天津42中門口隨機采訪了幾位考生,據考生描述,這次的作文題目是給材料作文:兩條小魚在河里遇到一條老魚,老魚問小魚:水如何啊?兩條小魚默默走開沒有回答,之后,一條小魚問另外一條小魚說:什么是水?生活,往往越平凡的事情越容易被人們忽略,被不珍惜。根據你對這段材料的理解,寫一篇作文,體裁不限,自擬題目,800字以上。隨后記者聯(lián)系了天津市第四中學高中畢業(yè)班語文老師王文娟,請她對2012年天津高考作文題進行點評。

考生反映:基本可以掌握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的話題題目,只是給出一段材料,但大部分考生的反映還是可以理解,并明白要寫什么。

記者在天津四中考場門口,隨機問了幾個考生,大部分考試表示作文題目可以接受,并且不算太難?忌鷤冇昧“普通中的不普通”、“簡單”等題目理解考題,考生說:“我理解的是,生活中越平凡的越容易被忽視,不容易被珍惜,所以就寫了普通中的不普通這個題目,以此展開。感覺還可以,不算難。”

依考生之言,天津今年的作文題目相對平穩(wěn),貼近生活。給出的“大魚”和“小魚”的故事也比較容易把握,再注意后面的幾句言論,找到關鍵詞,就可以把握。

老師點評:關鍵抓住“水”和“魚”的關系

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天津市第四中學高中畢業(yè)班語文老師王文娟,請她對2012年天津高考作文題進行點評。王老師認為,這里面的關鍵就是材料中小魚最后問的那句“水是什么?”所以最關鍵點就是要抓住“水”和“魚”的關系。因為水是魚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然而越是平凡的越容易忽視,長時間生活在水中,也就不知道水的重要性,甚至水的存在性。

所以,由此我們可以想到自己,既然水是魚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那么我們自己賴以生存的又是什么呢?我們依靠的又是什么?對于考生來說,只要回答對這個問題,就基本能抓住作文的關鍵。比如說,我們依賴的父母、學校、老師、身邊的人、社會乃至國家,還有像自然,環(huán)境……等等,都是我們應該珍惜,應該關注的。

考生考前曾經鍛煉過的作文,有很多都可以用上,比如關注身邊,關注社會,關注時代的作文題目。像考生寫的“普通中的不普通”、“簡單”……只要參透了材料的關鍵,這些基本還是可以扣上作文題目的。大部分的考生都應該可以“有話說”。

考生的誤區(qū)有可能是沒滲透水和魚的關系,最怕的就是把考前比較熟悉的作文,比較機械的套用進來,只要解開水和魚的關系,再抓住議論里的關鍵詞,就會很快入手。

2012高考天津卷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兩條小魚一起游泳,遇到一條老魚從另一方向游來,老魚向他們點點頭,說:“早上好,孩子們,水怎么樣?”兩條小魚一怔,接著往前游。游了一會兒,其中一條小魚看了另一條小魚一眼,忍不住說:“水到底是什么東西?”看來,有些最常見而又不可或缺的東西,恰恰最容易被我們忽視;有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卻能夠引發(fā)我們深入思考……請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全國各省市高考作文題目簡要梳理:

上海:心靈閃過的微光……

江西:別想你沒擁有什么

廣東:你想生活的時代

四川:關于水的討論

安徽:梯子不用時請橫著放

全國卷:放下顧慮

新課標卷:船主與油漆工(含陜西、河南、吉林)

北京:火車巡邏員的故事

江蘇:憂與愛

山東: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fā)展為己任

河北:把握方向

湖北:那些年

浙江:站在路邊鼓掌的人

海南:做有責任和擔當的人

福建:人生中的賽跑

遼寧:如何救海參

天津:清水還是濁水材料作文

湖南:一只伸出的手

[標簽:高中作文輔導 高中作文]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高考


高考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