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文學類文本閱讀(三)(2)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2-23 19:04:31
1.鑒賞散文有三個標準:
A.寫了什么?(內容)基本把握文章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意圖。
B.怎樣寫的?(結構)把握文章的結構層次和作者是如何展開思路的。
C.為什么寫?(情感)作者的真情實感,重在感悟。
抓手:關注“標題”,理清“思路”,抓“關鍵語句”,理解“主旨”。
2.詞語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蘊?
詞語特殊含義:指代義、修辭義、語境義
方法:從原文中摘取、提煉、概括
考查詞句含義的往往是:①生動、形象、含蓄的句子;②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③在文中起關鍵作用的句子。
解題時要先從詞句的表層含意理解,再聯(lián)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規(guī)范答題:①標明句子出處;②找出比喻句中的本體和喻體;③去掉喻體成分,概括為平實準確的語言即可。
答案要點:抓關鍵詞+分析關鍵詞的含義(借代義、指代義、比喻義)+整合答案(結合主旨)
3.標題常見的作用
、冱c名寫作對象的特點和多層含義
②表達作者主觀感情和態(tài)度
、劢沂疚恼碌闹髦己驼芾
、艹蔀槲恼碌木索和構思思路
、輼祟}運用的修辭手法或寫作手法的作用,如象征、比喻、一語雙關等,有的標題對文中的人物和主題有象征作用
、拊O置懸念,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
4.標題的含義
、俾(lián)系表層含義即標題的字面義、常用義。
內容(詞語的含義,點明寫作對象、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②體會深層含義即比喻義、象征義、引申義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質之類,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
答題步驟:
第一步,理解標題的表層含義。一般指的是其字典義或常用義。
第二步,體會標題的語境義(即比喻義、象征義、雙關義和象征義等)。
第三步,聯(lián)系全文內容,結合文章主旨,探究標題與文章中心的關系。
第四步,提煉整合答案。
答題模式:
表層含義+深層含義+中心。
5.句段作用
首句(段)——統(tǒng)領全文,提綱挈領,引出下文,為后文鋪墊,埋下伏筆。
尾句(段)——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前后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轉承句(段)——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點睛句(段)——點明全文中心,統(tǒng)領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尋味,讀后能給人以啟迪。 情感句(段)——抒發(fā)強烈內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
散文主體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體材料可更好地表現(xiàn)主旨,穿插性材料對主體性材料起著補充、豐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潑,曲折有致,豐富或深化主旨。
6.分析行文思路與線索
分析行文的思路就是按照文章表現(xiàn)的情感脈絡,梳理文章先寫了什么內容,后寫了什么內容。梳理行文的思路與分析散文的線索的區(qū)別在于:思路是作者在寫作時為了深化和表達其思想情感而遵循的思維活動的線路,回答的是先寫什么、后寫什么的問題;而線索則是文章前后內容中都有的某個共同的東西,回答的是圍繞什么展開的問題。線索可以是梳理作者行文思路的一個參考,但兩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答題規(guī)范:
(1)文章首先寫了……其次寫了……最后寫了……。
(2)××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在文中一次次出現(xiàn),一層層遞進,逐層深入,把感情推向高潮。
7.主旨概括
答題要點:①關注文題。標題能提供閱讀的線索。(隱含了信息-----寫作對象、重要內容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題。)②抓住文尾的議論、抒情語句。這些語句常常是結尾點題,明確主旨。③在概括段意、整合層次的基礎上,再高度概括層意,概括出主旨。
3、答題格式:
內容概括:一劃分本文或段的層次,二提取要點詞語,三整合答案。
主旨概況:本文通過記敘(描寫)……,表現(xiàn)了……,表達了……,揭示了……主題。
編輯推薦:統(tǒng)編版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匯總
掃碼添加企業(yè)微信
免費打包領取
2024年統(tǒng)編版【語文】期末知識點【全科知識點】
更多免費服務【2024最新考試試卷、書籍領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