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高頻考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2019-05-30 12:46:04網絡資源
1、中央集權制度
(1)、皇帝制度
①、特點:皇帝天下獨尊,皇權至高無上。
、凇⒈憩F(xiàn):A、集行政、司法權和軍事指揮權于一身。
B、國家的法律、政策都決定于皇帝一人意志。
C、君主主宰國家政治,而沒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對他有所制約。
、、影響:A、君主的權力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影響著政治決策、立法、行政和司法。
B、國家是一個人的國家,政治是一個人的政治。
、、歷代官僚體制的基本原則:維護皇權,服務于皇帝。
(2)、秦朝的中央機構——三公九卿制
①、官職設置:最高官三個: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受御史大夫牽制); 御史大夫(監(jiān)察百官); 太尉(負責全國軍務,但秦始皇末任命,自掌軍權)。丞相之下又設諸卿,如: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廷尉(管理刑獄、司法)
、凇⑻攸c:三公之間分工明確,互相牽制,大權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
、邸⒆饔茫很妵髾嗤耆倏v在皇帝一人之物,形成一套以皇權為中心的行政體制。
拓展:丞相、御史大夫與諸卿以朝議的方式討論國家軍政要務,成為皇帝裁決的依據;大臣議政,可以集思廣益,可以減少君主專制制度下決策失誤的有效途徑。但是秦始皇晚年,推行極端的君主專制,朝廷大臣參與議政的制度遭到破壞。
(3)、郡縣制
、、實行原因:建立中央集權制度、鞏固大一統(tǒng)。
、、郡縣兩級地方行政機構的職能
郡:設郡守(行政)、郡尉(軍事)、監(jiān)御史(監(jiān)察)
縣:縣尉(軍事和治安),縣丞(司法)
、、郡縣制與分封制區(qū)別:郡縣長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調動,不得世襲。
、、作用: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專題縱橫:秦朝郡縣制與西周分封制的不同:
實行條件與宗法制相聯(lián)在國家大一統(tǒng)的條件下實行
傳承制度世襲官吏由皇帝任免調遷,不得世襲
官吏權力擁有封地和相應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祿,無封地
與中央關系諸侯國有很強的地方獨立性郡縣是地方行政機構,地方絕對服從中央
職責范圍封地內有行政權,擁有對土地的管理權轄區(qū)內只行使行政管理權,對土地無管理權
歷史作用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穩(wěn)定當時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發(fā)展為割據勢力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tǒng)一
2、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1)、秦朝這套從中央到地方的統(tǒng)治機構,確保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制統(tǒng)治,標志
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朝所沿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tǒng)一,以及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國力增強,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世界大國。
(4)、強化皇帝的專制權威,激化階級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