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高頻考點:儒家經(jīng)典名言
2019-05-20 14:51:21網(wǎng)絡資源
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大學》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終,明確它們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學》
大意:古時候想要使天下人都發(fā)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想要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證實自己的誠意;想要證實自己的誠意,就要先豐富自己的知識;豐富知識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大學》
大意:君子對于優(yōu)點,要自己身上擁有以后再去要求別人;對于缺點,要自己身上沒有以后再去批評別人。
4、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大學》
大意;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fā)自內(nèi)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會謹慎。
5、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
大意:天賦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養(yǎng)遵循道就叫做“教”。
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大意:廣泛地學習知識,詳細地詢問事物發(fā)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確地辨別是非,踏實地去實踐。
7、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中庸》
大意:由于誠懇而明白事理,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誠懇,這是教育的結果。真誠就會明白事理,能夠明白事理也就能夠做到真誠了。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中庸》
大意:對上不抱怨老天,對下不責怪別人。所以,君子處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則冒險以期僥幸成功。
9、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大意:好學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義了,懂得恥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
大意:喜怒哀樂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xiàn)出來以后符合節(jié)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1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大意:學習知識而又能經(jīng)常去復習、練習,不也是很令人高興的事么?有朋友遠道而來,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氣,不也是品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
1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大意:我每天多次地進行自我反。簽閯e人辦事竭盡全力了嗎?和朋友交往誠實守信嗎?老師傳授知識用心認真地復習了嗎?
13、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
大意:花言巧語、假裝和善的臉色,這樣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1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大意: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東西確立了,仁道也就產(chǎn)生了。
1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大意: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tài)度。
1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大意: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惘,無所收獲;只是思考而不讀書,有時就會空想,疑惑不解。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大意: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茍同于對方。小人習慣于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nèi)心深處卻并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tài)度。
18、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
大意: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19、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大意:聰明而喜愛學習,向地位、學識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并且不感到恥辱。
20、三思而后行。——《論語》
大意:每件事情都要經(jīng)過多次考慮,然后才去行動。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