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必備知識點(2)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5-18 14:50:15
7、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與公平的影響
經濟效率與利益激勵直接相關,收入分配方式直接影響利益分配,進而影響效率,再影響分配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的執(zhí)行,直接形成收入分配公平狀況,進而影響效率。
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必須把完善收入分配方式作為重要抓手。
8、財政與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財政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與"財政促進資源合理配置"不完全等同,只是其表現(xiàn)之一。
考點這樣呈現(xiàn),是為了強調財政支持對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重要性。
另外,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是多樣化的,除財政之外,還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引入社會民間資本。
9、財政與宏觀調控
不能停留于教材"財政促進國民經濟平穩(wěn)運行"的講解。
應注意:
第一,財政不僅能促進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數(shù)量平衡,還能促進二者的結構協(xié)調。
第二,財政手段不僅適用于調節(jié)需求,同樣能夠調節(jié)供給。
這是在當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同學們必須知道的。
10、稅收的作用
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為政府履行職能提供物質基礎。
財政的作用是稅收的作用的重要體現(xiàn)。
稅收是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經濟整體發(fā)展依賴于適度的稅率水平;差異化、結構性的稅收政策可促進經濟結構優(yōu)化;結構性減稅是我國目前穩(wěn)增長、促轉型的重要舉措。
稅收還具有促進公平、調節(jié)國際收支、維護國家利益等作用。
11、負稅人
負稅人是最終承擔稅收的單位和個人。
直接稅(不可轉嫁的稅種,如所得稅、財產稅等)是負稅人與納稅人是相同的。
間接稅(可轉嫁的稅種,如營業(yè)稅、增值稅、消費稅等)的納稅人是生產經營者,負稅人是消費者。
我國稅收改革的方向之一,是要提高直接稅比重,降低間接稅比重。直接稅和間接稅的比重一提、一降,對于縮差促公、減輕企業(yè)和普通消費者負擔意義重大,進而可產生一系列的經濟、社會意義。
12、國際經濟合作
合作領域:生產領域(國際分工、跨國投資)和流通領域(金融合作、貿易合作)。
參與理由:利用全球化機遇,迎接全球化挑戰(zhàn),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升國際經濟影響力、話語權等。
與國際經濟競爭相伴:與對方、第三方競爭,必須提升核心競爭力,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要充分利用已有國際經濟組織平臺,發(fā)起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組織,爭取和掌握主動權。
要充分政府間磋商與談判的作用,建立高質量、穩(wěn)定性的國際經濟合作機制。
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堅持互利共贏的價值取向。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