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中學高三學生學“八股” 習記名句練布局
2019-05-05 10:33:39網(wǎng)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wǎng)整理
黃岡中學該校高三年級在高考第二輪復習期間,全部使用由武漢名師編寫的《黃金格作文》教輔書進行作文專題訓練。按該教輔書的訓練方式,學生主要針對六大類的行文結構練習謀篇布局,同時對照一些名篇名句為范本練習語言表達。
“這顯然禁錮了學生思維。”一家長來電參與討論時認為,模式化的訓練只會讓學生寫出呆板沒有生氣的文章,這肯定會束縛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造力,不該如此。但另一位家長則認為,在高考壓力下,每個學生都在進行大量的應試訓練,該校這么做沒什么不對。此外,因這種應試訓練能提高學生寫作文的熟練度,在高考時間較緊的情況下作文能夠確保分數(shù)。來電讀者中,對這種“八股文”式的作文訓練爭論激烈。
對此,記者采訪了數(shù)位有多年高考作文備考經(jīng)驗及高考閱卷經(jīng)驗的武漢名師發(fā)現(xiàn),實際上這種八股式的訓練方式在武漢也屬常態(tài)。而在肯定這種訓練方法的應試作用的同時,他們均建議不應拘泥于此。
“如果是做階段性的訓練,我贊同。”武漢市學科帶頭人、武漢六中高級教師黃德燦認為,如將模式化的作文訓練貫穿到整個高中學習,必將禁錮學生寫作的創(chuàng)造力。但在考前進行模式化寫作訓練確實是對高考的一種補充,因為能幫助學生總結各類文體的寫作經(jīng)驗。但他同時認為,這種模式化的訓練效果好壞關鍵要看教師的引導。如能在給學生傳授眾多寫作模式的同時,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更好。
武漢市學科帶頭人、武漢市49中高級教師喻宜發(fā)說,結合他多年高考閱卷的經(jīng)驗看,近年來高考作文對文體規(guī)范要求很嚴。而從實際閱卷中看,不少考生在行文時對記敘文、議論文、抒情散文的基本要素把握不全,以致文章寫得四不像導致得分低。實際上,按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如考生保證了結構嚴謹、有名言、有實例,找不出明顯不足,至少能得到42~43分的分數(shù),這可以通過模式化訓練達成。“但想得高分不能止步于此。”喻宜發(fā)說,如在文體規(guī)范的基礎上做到思想深刻、語言豐富,這樣才能得到閱卷老師更高的評價。
武漢一中語文特級教師甘德炎認為,由于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重、寫作訓練不系統(tǒng),這才催生了這種“格式化”的作文訓練方式。“作文到底要不要格?要,但不能完全的格式化。”甘德炎認為,格式化的作文訓練確實能夠給學生行文搭建基礎,但完全依賴格式化的訓練確實會讓學生的文章呆板、不夠生動。因此,在格式化訓練的基礎上,學生還要學會變格、升格,讓形式服務內(nèi)容,表達出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