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新聞 > 高考作文成功關鍵在于“三個回歸”

高考作文成功關鍵在于“三個回歸”

2019-05-03 09:19:55網絡資源文章作者:高考網整理

距2014年高考只有兩個多月時間了,如何應對北京高考作文在形式、內容、評價等方面的變化,無疑是廣大考生和高三教師關注的焦點。我認為,在備考中抓住“三個回歸”——回歸生活,回歸自我,回歸內心,可以說就抓住了作文成功的關鍵。

回歸生活,就是要關注現(xiàn)實,關注身邊的普通人,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寫作素材,對生活有觀察,有思考,有認識。2013年科學家與文學家關于手機的對話,2012年關于在大山中負責巡視鐵路的老計,2011年關于鹿特丹世乒賽的師生對話,都是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連的,只要考生平時關注現(xiàn)實生活,考試中就不會沒話可說。

例如2013的話題是關于手機的,手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情感、心理,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高中生對手機怎么會不熟悉呢?作文中只要圍繞手機談看法,講故事,發(fā)議論,都可以寫出很有特點的好文章。然而相當多的考生在復習中習慣于搜集古代名人的素材,且缺乏自己的獨到見解,人云亦云,在考試中把這些用濫了的材料拿來穿靴戴帽,生搬硬套,其結果可想而知。盡管高考臨近,建議老師們也不要讓學生閉門讀書,“國事家事天下事事關心”,要引導學生做一個關注現(xiàn)實生活的有心人。這樣的話,作文素材就會像源頭活水汩汩流淌,不愁沒的可寫。

回歸自我,就是要寫出個性,寫出特點。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但在高考作文中,卻經常出現(xiàn)千人一面的現(xiàn)象,很多作文選材雷同,格式相似,情感虛假,大話連篇,被人們稱為“高考體”。北京市高考語文閱卷副組長,北京大學中文系漆永祥教授明確地說過,“我們反對過于模式化、套路化的作文”,這類作文“在北京高考作文中是得不了高分的”。

因此,在高考復習中,老師不要過分強調作文的結構套路,而要鼓勵學生寫出個性,寫出自己對問題的獨到見解,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以小見大,從生活小事入手,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感悟生活的道理,就可能是一篇好文章。目前議論文幾乎是一統(tǒng)天下,建議老師們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和能力,不妨鼓勵學生練練包括記敘文在內的不同體裁。

回歸內心,就是要寫出個人真實情感,寫出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白居易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朱自清在《背影》中細膩地描繪父親買橘子這樣的小事,卻感動了許許多多的讀者,那是因為他的字里行間飽含著真摯的感情。作為90后的高中生,他們的情感世界也是多姿多彩的,把自己的真實情感訴諸筆端,也是可以打動閱卷老師的。

高考作文畢竟是考場寫作,必然要受到時間、場合,尤其是特定題目的限制,必要的復習、準備是不可缺少的。但切不可讓學生背誦范文,謹守套路,用“高考體”限制學生的自由發(fā)揮。如能切實做到“三個回歸”,考生的應考作文一定能發(fā)生可喜的變化,真正優(yōu)秀的考場文章一定會涌現(xiàn)出來,這不僅是考生和老師們期待的,也是社會各界所期盼的。(周鴻祥 北京市朝陽區(qū)教育研究中心特級教師)

[標簽:高中作文輔導 高中作文]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