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現(xiàn)代文學類文本閱讀經(jīng)典題目及解析秘籍
2019-03-14 15:52:10三好網(wǎng)
高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分論述類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實用類文本三大類,所占分值為35分。其中文學類文本閱讀,所占分值為15分,一般是一道選擇題(3分)兩個問答題(6+6分)。文學類文本閱讀在歷年的高考中常以小說或散文的形式進行命題,下面為2019年高考生帶來文學類文本閱讀的經(jīng)典題型及搶分秘籍。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紫色人形
畢淑敏
那時我在鄉(xiāng)下醫(yī)院當化驗員。一天到倉庫去,想領一塊新油布。
管庫的老大媽,把犄角旮旯翻了個底朝天,然后對我說,你要的那種油布多年沒人用了,庫里已無存貨。
我失望地往外走,突然在舊物品當中,發(fā)現(xiàn)了一塊油布。它折疊得四四方方,從翹起的邊緣處,可以看到一角豆青色的布面。
我驚喜地說,這塊油布正合適,就給我吧。
老大媽毫不遲疑地說,那可不行。
我說,是不是有人在我之前就預訂了它?
她好像陷入了回憶,有些恍惚地說,那倒也不是……我沒想到把它給翻出來了……當時我把它刷了,很難刷凈……
我打斷她說,就是有人用過也不要緊,反正我是用它鋪工作臺,只要油布沒有窟窿就行。
她說,小姑娘你不要急。要是你聽完了我給你講的這塊油布的故事,你還要用它去鋪桌子,我就把它送給你。
我那時和你現(xiàn)在的年紀差不多,在病房當護士,人人都夸我態(tài)度好技術高。有一天,來了兩個重度燒傷的病人,一男一女。后來才知道他們是一對戀人,正確地說是新婚夫婦。他們相好了許多年,吃了很多苦,好不容易才盼到大喜的日子。沒想到婚禮的當夜,一個惡人點燃了他家的房檐;鸸庑苄馨,把他們倆燒得像焦炭一樣,我被派去護理他們,一間病房,兩張病床,這邊躺著男人,那邊躺著女人。他們渾身漆黑,大量地滲液,好像血都被火焰烤成水了。醫(yī)生只好將他們?nèi)沓嗦,抹上厚厚的紫草油,這是當時我們這兒治燒傷最好的辦法?伤檫是不斷地外滲,剛換上的布單幾分鐘就濕透。搬動他們焦黑的身子換床單,病人太痛苦了。醫(yī)生不得不決定鋪上油布。我不斷地用棉花把油布上的紫色汁液吸走,盡量保持他們身下干燥。別的護士說,你可真倒霉,護理這樣的病人,吃苦受累還是小事,他們在深夜呻吟起來,像從煙囪中發(fā)出哭泣,多恐怖!
我說,他們紫黑色的身體,我已經(jīng)看慣了。再說他們從不呻吟。
別人驚訝地說,這么危重的病情不呻吟,一定是他們的聲帶燒糊了。
我氣憤地反駁說,他們的聲帶仿佛被上帝吻過,一點都沒有受傷。
別人不服,說既然不呻吟,你怎么知道他們的嗓子沒受傷?
我說,他們唱歌!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們會給對方唱我們聽不懂的歌。
有一天半夜,男人的身體滲水特別多,都快漂浮起來了。我給他換了一塊新的油布,喏,就是你剛才看到的這塊。無論我多么輕柔,他還是發(fā)出了一聲低沉的呻吟。換完油布后,男人不做聲了。女人嘆息著問,他是不是昏過去了?我說,是的。女人也呻吟了一聲說,我們的脖子硬得像水泥管,轉不了頭。雖說床離得這么近,我卻看不見他什么時候睡著什么時候醒。為了怕對方難過,我們從不呻吟,F(xiàn)在,他呻吟了,說明我們就要死了。我很感謝您。我沒有別的要求,只請您把我抱到他的床上去,我要和他在一起。
女人的聲音極其好聽,好像從天上吹來的笛聲。
我說,不行。病床那么窄,哪能睡下兩個人?她微笑著說,我們都燒焦了,占不了那么大的地方。我輕輕地托起紫色的女人,她輕得像一片灰燼……
老大媽說,我的故事講完了。你要看看這塊油布嗎?
我小心翼翼地揭開油布,仿佛鑒賞一枚巨大的紀念郵票。由于年代久遠,布面微微有點粘連,但我還是完整地攤開了它。
在那塊潔凈的豆青色油布中央,有兩個緊緊偎依在一起的淡紫色人形。
。ㄔ挠袆h改)
結合文意,簡要賞析“女人的聲音極其好聽,好像從天上吹來的笛聲”這句話的含意。
【答案】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女人的聲音帶給“我”的震撼,表達了“我”對這對戀人悲慘遭遇的同情,對他們可歌可泣的愛情的歌頌,以及對他們美好的祝愿。
的愿望,寄托了對他們的同情和祝福。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時須注意:
1.避免囫圇吞棗,要把握句子的基本意義;
2.要結合具體語境,探明句子的特殊意義;
3.學會審美鑒賞,體會語句的表達作用。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麥收
孫犁
1939年,冀中解放區(qū)小麥黃梢的時候。
二梅在街上來回地吹著笛子。青年婦女們一個一個從自家大門里走出來。她們站在那新刷寫上晉察冀邊區(qū)“雙十綱領”的高房下面的大槐樹樹陰里。她們簡直是擠在一塊兒,手里的鏟鎬碰得叮當亂響,還夾著清脆的說笑。隊伍站得整整齊齊,風吹動樹枝篩下的陽光,在她們的頭上、衣服上游動,染成各色各樣的花。二梅站在隊前問:“你們拿著家伙干什么呀?”“挖溝!”大家一齊大聲地回答。
“對了。駐在咱村的隊伍,今天下午去打擊敵人,這是為了保護咱們的麥子。我們也不能落后,我們把接村路挖通!”二梅用高粱稈分好段,用鐵鏟劃上印,說:“來吧,兩個人挖一段,一把鐵鏟一把鎬。”
隊上的指導員從一塊麥地里走出來,后面跟著個背大槍的矮個子通訊員。在村里住長了,他認識二梅。他說:“部長領導得好,真積極!”二梅也直起身子笑著說:“指導員,我們弄好了路,你們抓不住鬼子,叫他們沖過來,我們可批評你!”指導員說:“好,好,好。你聽槍響吧!”指導員穿進另一塊麥地,他的衣服和麥子一個顏色,麥穗打到他腰里。那個通訊員卻淹沒在麥地里了,只有那黑黝黝的槍口露在外頭。不久,這槍口也消失不見了,一只布谷鳥像是受了驚,慌慌張張地從東邊飛過來,一聲連著一聲叫著:“莫黃莫割——莫黃莫割!”
“嘎勾——”東邊響了一聲槍。婦女們拖著鐵鎬和鏟從道溝里跳上來,向東邊張望。槍聲響得越來越密,越來越急,也越來越近了。二梅的臉有些青白。東邊卷起了一團煙,罩住了金黃的麥子。機槍聲、炮聲,好像壓低了那里的麥子。炮彈炸碎我們的土地,土地飛到半天空,那里面有多少炸碎了的金黃的麥穗!二梅知道這是敵人的炮,在那里作戰(zhàn)的同志們是不是受了傷呢?她喊道:“我們不要在這里傻站著了,快回家抬擔架,預備雞蛋和水!”
當她們抬了幾副擔架回來,槍聲停了,那一團煙也遠了。但是槍聲很響很急,二梅知道這是我們的軍隊追趕敵人了。她們很快向那里跑去。我們的軍隊把敵人趕回窩里,才停下來。二梅她們抬回受傷的指導員和他那矮矮的通訊員。這兩個同志去奪敵人的重機槍,受了傷。他們把奪來的重機槍也放在一副擔架上,還空著一副擔架。她們回來,路過二梅家的地邊,爺爺正靠在一個捆了牛腰粗的大麥個上等候,他擔心他的孩子,眼望著東邊的路。二梅說笑著回來了,看見爺爺,她說:“把麥個放在擔架上,我們給你抬回去!”老頭子聽了孫女兒的話,真的把麥個放在擔架上,飛快地往村里去了。
第一副擔架上是指導員,第二副擔架上是通訊員,第三副擔架上是重機槍,第四副擔架上是麥子。老頭子跟在后面,打著火抽著煙。太陽已經(jīng)有一半落到遠遠的西山里去了,在它上面是一團團千變?nèi)f化的云彩——那在老人眼里,是一只虎,一只豹,一匹飛馬,一只老鷹。
晚上,奶奶又把飯放在那里,小桌上卻有了白面餅。爺爺回來,二梅回來。奶奶說:“你今兒個更有功了,奶奶給你烙了白面餅,快點吃!”二梅說:“有功的是人家隊伍上的人,有功的是指導員和通訊員,人家奪了敵人一挺重機槍,受了傷,先慰勞他們吧!”二梅帶了自家的餅還有別人家的雞蛋到指導員那里去,指導員和通訊員的傷口全包扎好了,躺在院當中月亮地里的軟床上。
田野里是收割麥子和打場的聲音,風吹來薄薄的小麥的香味。二梅和她的兩個小組長站在受傷人的床前,念著婦救會的慰問信。二梅又念了她自己的慰問信。她念著,她述說自己原是這樣一個孩子,從小沒了娘,在野地里,春天挑野菜,秋天拾莊稼,冬天割柴草,風吹著,雨打著,長到十五歲。八路軍來了,是正好的年歲,趕上了正好的年歲。這樣她就不再走奶奶的路、娘的路。一條完全嶄新的路,在她眼前打開了。她的聲音是那么莊嚴、熱情和誠懇,感動得受了傷的人硬支起身來,嚴肅地聽著。
(選自《孫犁作品精編》,有刪改)
文章最后一段通過二梅之口交代了她的身世,這樣寫有何作用?
【答案】二梅這樣一個沒有娘的孩子在新的環(huán)境下成為一名支援抗戰(zhàn)、積極參與抗戰(zhàn)活動的巾幗英雄,升華了小說的主題。
考查情節(jié),重在分析其作用。分析作用,有單從情節(jié)本身進行的,也有把情節(jié)考慮進去綜合分析的。無論是哪個角度,都離不開對情節(jié)內(nèi)在關聯(lián)性的把握,它是整個情節(jié)題的核心。對于這一類題目,應把握以下步驟:
第一步,閱讀全文,梳理情節(jié)脈絡并歸納概括。一般按情節(jié)發(fā)生發(fā)展的階段分點概括,每一階段可采用這樣的語言表述形式:什么人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做了什么事。
第二步,細讀所給文字,分層抓住其層意或關鍵詞語。這一步是基礎、前提,絕不可粗略對待。
第三步,分析所給文字在情節(jié)上發(fā)生了哪些關聯(lián)。所謂關聯(lián),就是情節(jié)發(fā)生發(fā)展的依據(jù),或者因果關系。
第四步,作答,注意使用術語。1.指向情節(jié):使情節(jié)波瀾再起;引出另一情節(jié);制造懸念,埋下伏筆;照應前文;為下文情節(jié)做鋪墊或提供依據(jù)。2.指向人物:豐富人物形象,凸顯人物性格,表現(xiàn)人物心理。3.指向主題:點明或深化主題。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沒有名字的人
劉亮程
人的名字是一塊生鐵,別人叫一聲,就會擦亮一次。一個名字若兩三天沒人叫,上面會落一層土。若兩三年沒人叫,這個名字就算被埋掉了,上面的土有一鐵锨厚。這樣的名字已經(jīng)很難被叫出來,名字和屬于它的人有了距離。名字早寂寞地睡著了,或朽掉了。名字下的人還在瞎忙碌,早出晚歸,做著莫名的事。
馮三的名字被人忘記50年了。人們?nèi)酉滤恼婷唤,都叫他馮三。
馮三一出世,父親馮七就給他起了大名:馮得財。等馮三長到15歲,父親馮七把村里的親朋好友召集來,擺了兩桌酒席。馮七說,我的兒子已經(jīng)長成大人,我給他起了大名,求你們別再叫他的小名了。你們不叫,他就永遠沒有大名。我的那兩個兒子,你們叫他們馮大、馮二,我知道你們改不了口了?墒俏胰齼鹤,就求你們饒了他吧。你們這些當爺爺奶奶、叔叔大媽、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個口,我的三兒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沒有一個人改口,都說叫習慣了,改不了。或者當著馮七的面滿口答應,背后還是馮三馮三地叫個不停。
馮三一直在心中默念著自己的大名。他像珍藏一件寶貝一樣珍藏著這個名字。自從父親馮七擺了酒席后,馮三堅決再不認這個小名,別人叫馮三他硬不答應。馮三兩個字飄進耳朵時,他的大名會一下子跳起來,把它打出去。后來馮三接連不斷地灌進耳朵,他從村子一頭走到另一頭,見了人就張著嘴笑,希望能聽見一個人叫他馮得財。可是,沒有一個人叫他馮得財。
為啥村里人都不叫我的大名馮得財,一句都不叫?王五爺說,因為一個村莊的財是有限的,你得多了別人就少得,你全得了別人就沒了。當年你爺爺給你父親起名馮富貴時,我們就知道,你們馮家太想出人頭地了。誰不想富貴呀?墒谴遄泳瓦@么大,財富就這么多,你們家富貴了別人家就得貧窮。所以我們誰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馮七把他叫到老?伤不甘心,又希望你長大得財。你想想,我們能叫你得財嗎?你看劉榆木,誰叫過他的小名?他的名字不惹人。一個榆木疙瘩,誰都不眼饞。還有王木叉,為啥人家不叫王鐵叉?木叉柔和,不傷人。
這個村莊沒有幾個人有正經(jīng)名字,像張七、王五、劉二這些有頭面的人物,也都一個姓,加上兄弟排行數(shù),胡亂地活了一輩子。他們的大名只記在兩個地方:戶口簿和墓碑上。你若按著戶口簿點名,念完了也沒有一個人答應,好像名字下的人全死了。你若到村邊的墓地走一圈,墓碑上的名字你也不認識一個。似乎死亡是別人的事,跟這個村莊沒一點關系。其實呢,你的名字已經(jīng)包含了生和死。你一出生,父母請先生給你起名,先生大都上了年紀,有時是王五、劉二,也可能是路過村子的一個外人。他看了你的生辰八字,捻須沉思一陣,在紙上寫下兩個或三個字,說,記住,這是你的名字,別人喊這個名字你就答應。
可是沒人喊這個名字。你等了10年、50年。你答應了另外一個名字。起名字的人還說,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走,路盡頭一堵墻上,寫著你的名字。不過,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個村子。被我們埋沒的名字,已經(jīng)叫不出來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喚,相互擦亮。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著小名,莫名其妙地為一個小名活了一輩子。
文章第一段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文章第一段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表明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名字被關注。
1.要堅持記牢概念。先要熟記各種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布局謀篇、修辭手法等的概念,能夠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做出判斷;然后就是注意這些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這樣才能明白命題者的意圖,準確選擇答題的方向。
2.要堅持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以及布局謀篇等,都屬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們都是為表達思想感情服務的,因此,鑒賞表達技巧時,一定要結合所表達的內(nèi)容分析,不能就技巧談技巧,要立足文本。
3.要堅持同品味語言相結合。在作品中,藝術技巧都是通過語言來實現(xiàn)的,因此鑒賞藝術技巧時,也要與揣摩語言、品味語言結合在一起。
4.要堅持答題時的兩個原則。答題的基本原則就是“答案要點化”“要點序號化”,這樣可以防止漏寫,也可以使條理清楚,使閱卷老師一目了然。
四、【2018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題目。
小哥兒倆
凌叔華
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學校放一天假,連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學堂也不用上課了。這一天早上的太陽也像特別同小孩子們表同情,不等鬧鐘催過,它就跳進房里來,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掛的小棉袍上。
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聲笑聲,七叔叔帶來了一只能說話的八哥;\子放在一張八仙方桌子上,兩個孩子跪在椅上張大著嘴望著那里頭的鳥,歡喜得爬在桌上亂搖身子笑,他們的眼,一息間都不曾離開鳥籠子。二乖的嘴總沒有閉上,他的小腮顯得更加飽滿,不用圓規(guī),描不出那圓度了。
吃飯的時候,大乖的眼總是望著窗外,他最愛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樣放餡,怎樣卷起來吃。二乖因為還小,都是媽媽替他卷好的,不過他到底不耐煩坐在背著鳥籠子的地方,一吃了兩包,他就跑開不吃了。
飯后爸爸同叔叔要去聽戲,因為昨天已經(jīng)答應帶孩子們一塊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輛人力車上戲園去了。兩個孩子坐在車上還不斷地談起八哥。到了戲園,他們雖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來,但臺上的鑼鼓同花花袍子的戲子把他們的精神占住了。
快天黑的時候散了戲,隨著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興地跳著跑,忽然想到心愛的八哥,趕緊跑到廊下掛鳥籠的地方,一望,只有個空籠子擲在地上,八哥不見了。
“媽——八哥呢?”兩個孩子一同高聲急叫起來。
“給野貓吃了!媽的聲非常沉重遲緩。
“給什么野貓吃的呀?大乖圓睜了眼,氣呼呼的卻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著哥哥。
大乖哭出聲來,二乖跟著哭得很傷心。他們也不聽媽的話,也不聽七叔叔的勸慰,爸爸早躲進書房去了。忽然大乖收了聲,跳起來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貓,我要打死那野貓!”二乖爬在媽的膝頭上,嗚嗚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攔門的長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媽叫住他,他嚷道:“報仇去,不報仇不算好漢!”二乖也學著哥哥喊道:“不報仇不算好看!”媽聽了二乖的話倒有些好笑了。王廚子此時正走過,他說:“少爺們,那野貓黑夜不出來的,明兒早上它來了,我替你們狠狠地打它一頓吧。”
“那野貓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嚇嚇它就算了。”媽低聲吩咐廚子。
大乖聽見了媽的話,還是氣呼呼地說:“誰叫它吃了我們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償命。”“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話亦喊一下,無奈不清楚底下說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圓睜著淚還未干的小眼。
第二天太陽還沒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貓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來打貓去。”二乖給哥哥著急聲調驚醒,急忙坐起來,拿手揉開眼。然后兩個人都提了毛撣子,拉了袍子,嘴里喊著報仇,跳著出去。
這是剛剛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還帶著露珠兒,沾濕了這小英雄的鞋襪了。樹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鬧著飛上飛下地玩,近窗戶的一棵丁香滿滿開了花,香得透鼻子,溫和的日光鋪在西邊的白粉墻上。
二乖蹺高腳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見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喚,跳躍著走,很是好玩的樣子,他就學它們,嘴里也哼哼著歌唱,毛撣子也擲掉了。二乖一會兒就忘掉為什么事來后院的了。他蹓達到有太陽的墻邊,忽然看見裝碎紙的破木箱里,有兩個白色的小腦袋一高一低動著,接著咪噢咪噢地嬌聲叫喚,他就趕緊跑近前看去。
原來箱里藏著一堆小貓兒,小得同過年時候媽媽捏的面老鼠一樣,小腦袋也是面團一樣滾圓得可愛,小紅鼻子同叫喚時一張一閉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興得要叫起來。
“哥哥,你快來看看,這小東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來叫道,一回頭哥哥正跑進后院來了。
哥哥趕緊過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樣用手摸那小貓,學它們叫喚,看大貓喂小貓奶吃,眼睛轉也不轉一下。
“它們多么可憐,連褥子都沒有,躺在破紙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說,接著出主意道,“我們一會兒跟媽媽要些棉花同它們墊一個窩兒,把飯廳的盛酒箱子弄出來,同它做兩間房子,讓大貓住一間,小貓在一間,像媽媽同我們一樣。”
“哥哥,你瞧它跟它媽一個樣子。這小腦袋多好玩!”弟弟說著,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貓。
。ㄓ袆h改)
二乖的天真可愛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
【答案】外貌憨態(tài)可掬;言行稚拙,愛模仿;情感表達率真;注意力易轉移;喜愛小動物,好奇心強。
‘不報仇不算好看!’”“‘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話亦喊一下,無奈不清楚底下說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圓睜著淚還未干的小眼”二乖言行稚拙,愛模仿;“二乖蹺高腳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見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喚,跳躍著走,很是好玩的樣子,他就學它們,嘴里也哼哼著歌唱,毛撣子也擲掉了。二乖一會兒就忘掉為什么事來后院的了”“‘哥哥,你瞧它跟它媽一個樣子。這小腦袋多好玩!’弟弟說著,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貓”這些都說明二乖情感表達率真,注意力易轉移,喜愛小動物,好奇心強等。學科*網(wǎng)
1.從描寫方法及作用入手,賞析人物形象。通過小說對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進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忌氁逡恍┟鑼懯址ǖ淖饔,如外貌、神態(tài)、動作描寫,能夠更好地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及性格特征,語言描寫可以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促進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描摹人物的形象等。
2.從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入手,探究人物性格。特定的人物總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對小說環(huán)境描寫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另外,環(huán)境對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也起著強化作用,作者為了表現(xiàn)人物豐富復雜的性格,往往為人物設置各種不同的環(huán)境,從而顯露出性格。
3.從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入手,把握人物性格。情節(jié)一般是通過描寫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沖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之間的關系、人物命運的變化來展開的。因此,欣賞人物形象,可以從情節(jié)入手,據(jù)情論人,但必須注意以下四點:第一,全面、恰當、實事求是;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多重性,多角度進行分析;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發(fā)展變化。
4.從人物之間的關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許多小說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個,考生可通過分析人物之間的關系,確定主次,從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的評論或其他人物的評價,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體現(xiàn)。具體而言,考生首先要從小說中圈畫出關于這個人物言行的相關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的語句;然后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歸類概括;最后選擇恰當?shù)脑~句表述出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長凳
周海亮
逢夏季大雨,雨便把鄉(xiāng)村澆得亮晃晃,呈現(xiàn)出一種模糊和扭曲的景致。于是河水暴漲,混濁,湍急,直沖而下。村人就急匆匆跑出來,不為看景,為了撈東西,方言叫“撈浮”。幾乎每一個村人,都干過這事。
寶田與三麻同齡,論輩分,寶田管三麻叫“叔”,親哥倆似的友誼。那時三麻正跟一條鰱魚搏斗,三斤多重的鰱魚自己蹦上岸,三麻撲過去,手一滑,鰱魚又蹦回水里。三麻罵,成心逗老子呢你。這時他聽到寶田的聲音,凳子!是長凳,放在堂屋,一次可坐三四人。凳子從上游漂下來,一靠近,寶田便拿一根糞叉,看準了,猛地向岸邊一劃。凳子打一個旋兒漂起來,叉子夠不到。
寶田急了,凳子,漂了!凳子,漂了!他向著凳子喊,很無助卻并不看三麻。凳子漂出很遠,寶田便向回跑,尋著更長的糞叉或棍子。三麻這時跳下水。
三麻是村里水性最好的,沒費多大勁兒,就把凳子撈回來了。他把凳子坐在屁股下,一邊哆嗦,一邊拿手撫摸。三麻說,多好的凳子!
三麻把凳子帶回家,三個孩子搶著坐。一個孩子跛腳很嚴重,吃飯幾乎趴在地上。三麻的女人說,這下好了,這下好了。三麻說,好個屁,那是寶田的凳子。女人便看著他,盡是不滿。
寶田常來。他對三麻說,這凳子是我先看見的。三麻說,是。寶田說,我的叉子沒捅準。三麻看一眼正在凳子上玩得起勁的跛腳兒子說,是。寶田不再說話,有時喝一碗三麻家的玉米粥,把嘴巴咂得夸張地響。
有時三麻去找寶田,對寶田女人說,要是我不撈,凳子就沖遠了。寶田女人說,知道。三麻對寶田女人說,家里孩子腿不好。寶田女人說,知道。三麻對寶田女人說,下次撈浮要有凳子,拼了命也為你家撈一條。寶田女人的嘴撅得老高說,不會那么巧,這么多年,頭一次看見你撈到凳子。寶田火了,丟下手中的筷子,大罵他的女人。女人就哭,數(shù)落著寶田的窩囊。
凳子就放在三麻家的堂屋。寶田來了,常常坐在上面。一邊用手摸著,一邊說,多好的凳子!
那年,沒有為三麻和寶田再下一場大雨。天熱得很,三麻的承諾,被太陽烤焦。
第二年夏天,終于下了一場大雨。河水再次暴漲,更混濁,更湍急,河面變得更寬。
雨還沒停,三麻就叫上寶田要去撈浮。寶田說,等雨停了會有凳子嗎?三麻說,現(xiàn)在去會有。
還沒到河邊,兩人就發(fā)現(xiàn)河面上漂著一只。三麻說,是凳子嗎?寶田說,像。三麻就狂奔起來,奇快。寶田在后面喊,三麻!三麻沒回答,依然狂奔。他跳下了河。
三麻就這樣被河水沖走了。寶田還記得,三麻在河水中舉起的那條“凳子”,不過是個窄窄的硬木板。
尸體在下游很遠的地方被發(fā)現(xiàn),三麻被泡得腫脹和慘白。三麻的女人只看一眼,就昏過去了;眾人把她叫醒,她再看一眼,再昏過去;眾人再把她叫醒,她就瘋了。
她把跛腳兒子抓起來,扔到院子里。然后抱著凳子,去找寶田。她對寶田說,別再撈浮了,叫三麻回家吧。寶田嘿嘿笑,像哭。她又說,三麻水性好,但水太涼,別讓他下水。寶田再嘿嘿笑,更像哭。她再說,三麻呢?寶田便不再笑了,抹一把淚說,對不住你,嬸娘。寶田頭一次叫三麻的女人“嬸娘”,三麻女人感覺不是在叫她。
那以后,村人常聽到寶田在夜里打他的女人,女人的慘叫傳出很遠。那以后,逢夏季大雨,河水暴漲,混濁,湍急,村人仍舊跑去撈浮,撈到了碎草、葫蘆、樹枝、油桶、南瓜、竹簍、八仙桌……但他們依然貧窮。
小說最后一段意蘊豐富,請結合小說內(nèi)容簡要探究。
【答案】①通過寫寶田常夜里打他的女人表現(xiàn)了他的悔恨,表現(xiàn)了人們在貧窮中的無奈和貧窮中的善良;②“村人仍舊跑去撈浮”“但他們依然貧窮”深化了文章的主題,引起人們的反思,“他們”為什么會貧窮?含蓄地批評了人們安于現(xiàn)狀的生活態(tài)度。學科*網(wǎng)
1.把握好角度。從高考的考查情況來看,探究作品主題、思想意蘊類試題可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限定角度的,解答這類試題,必須從試題設定的角度進行探究。另一種情況是只給出探究目標,不限角度。解題時,首先就遇到了角度選擇的問題,這類試題的探究角度往往不止一個,可從人物、情節(jié)、主題、創(chuàng)作目的、藝術手法等角度發(fā)掘。
2.深層次發(fā)掘。一是對人物活動細節(jié)深層內(nèi)涵的把握,通過細節(jié)透視人物心理、情感、思想等意蘊;二是對重要語句具體內(nèi)涵的闡述,包括概括性強的抽象句、具體形象的描述句等;三是結合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目的等,從更深的層次發(fā)掘作品的內(nèi)涵;四是結合文章主題,具體把握文中的比喻意義、象征意義等。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深山夜讀
陳芳明
、偕钜剐@里的研究大樓如果還點亮著一盞孤燈,那一定是屬于我的。這五年來我一直就是捻熄那盞燈的人。燈滅后,我走過長廊,順階而下,消失在迷蒙的黑夜。
、谖以絹碓搅晳T于把自己囚禁在書房,那種自我封閉,猶似牢牢鎖在孤絕的城堡。關在那樣狹窄的空間,我的生命反而開闊起來。面對四壁架上高低不齊的書脊,我好像是面對遠方起伏不定的山脊。我容許群書包圍著我的魂魄,仿佛是讓群山鐐銬著我的肉體。天地之間,只剩下我和不知名的神只與精靈互相對視,并且竊竊私語。書中的豎行與橫行文字,牽引著我進入另一個世界。我把自己押在孤獨的書房里。
、鬯^孤獨,再也不是抽象的字眼,而是有著具體觸覺的存在。夜讀時,我面對著書籍,也面對書中隱藏的靈魂,我終于領悟到,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孤獨。在深山夜讀的時刻,唯寂靜與我同在,分不清楚是孤獨緊擁著我,還是我緊擁著孤獨,只覺得彼此如膠似漆。
、芤棺x到星稀之際,我又體會到孤獨是一種遺忘,一種快感,一種頹廢。
、轃o邊的夜空下,我獨守著一盞孤燈,進行著閱讀、構思與書寫。我開始重整自己的文學概念,也開始營造文學史的腹稿,并且編寫第二天的課堂講義。我是那種可以同時作兩種或三種思考的人,常常在同一個晚上輪流撰寫兩篇文章。一旦投注于讀與寫時,便立刻沉溺在遺忘的深淵。忘情,忘懷,忘我,直到全部的心神都融入閱讀之中。
、拚f孤獨是一種快感,那無非是閱讀的升華。遠離政治以后,這樣的體會越來越深。背對著人間,背對著權力,背對著世事的浮沉,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思索我樂于思索的,書寫我樂于書寫的。在我的靈魂里,沒有枷鎖,沒有包袱,沒有疆界。在荒蕪而寧靜的山嶺深處,隱藏著一間自由心靈的書房。
、邼u漸地,我的閱讀方式發(fā)生了奇妙的變化,原來書中的世界,不再是文學的世界,而是一個靈異世界。紙背上印刷的油墨字體,竟然是一串串的符號,巫術,咒語,魔法,密碼。我的肉體仿佛受到催眠,又好像受到巫師的驅魔,潛藏在內(nèi)心的邪靈惡魂不期然被召喚蘇醒。從書中的符號,我創(chuàng)造了淫蕩的欲望,構筑了邪惡的圖像,醞釀了憤懣的情緒。這都不是出自作者的設計,而是來自我體內(nèi)惡靈的反射。
、嘧非髮W問,原就是在自我挖掘,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探索。因為自己就是殘缺的,就是不完整的,所以才需要去閱讀。設若沒有經(jīng)過閱讀,沒有辨識書中的玄秘語言,我就不可能知道體內(nèi)竟然監(jiān)禁著一個未曾謀面的靈魂。面對那么多的作者與作品,毋寧說是在迎接不同的生命經(jīng)驗。他們透過書籍傳達著陌生的、遙遠的、隔世的、隔代的信息。這些作者似乎住在另一個星球,在深夜里拍打著未知的、不可解的密碼給我。于是,我開始體會到,閱讀的孤獨何其森冷,何其壯闊,何其莊嚴。
、嵋棺x已經(jīng)成為我僅有的城堡,我的思考、想像、演說、書寫、研究,都是閱讀的延伸。走過蒼茫的黑夜,拾級而上,穿越長廊,我再次捻亮書房的孤燈。
(有刪改)
有人稱《深山夜讀》是一篇“生命散文”,既是“對生命的體驗”,又是“對生命的創(chuàng)造”。結合全文,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答案】①作者遠離喧囂的塵世,把自己鎖在深山的書房中潛心夜讀,對閱讀的孤獨有著獨到的體驗與理解,這一過程正是作者思索人生、體驗生命的過程;②作者認為生命是殘缺的、不完整的,深山夜讀、追求學問的過程正是作者挖掘、發(fā)現(xiàn)、探索自我的過程,這一過程使作者的生命變得更加完美,實際上就是在創(chuàng)造生命。
1.明確任務。即審明探究任務,把準探究的指向。探究題題干表述有區(qū)別,注意審清題干。有的題干直接說“請你探究一下……問題”;有的不明說,諸如“談談你的看法”“說說你的理解”,等等。
2.明確觀點。即要做到觀點明確,具有探究意味。“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要求考生立足自我,感悟和體驗文本;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根據(jù)題目要求,能夠提出有探究意味的觀點。在答題的開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觀點,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3.明確結構。即結合文本或文本的具體事例做合理分析,一般采用“述”和“評”相結合的形式。
4.明確文本意識。即貼近文本,尊重文本。強調個性閱讀,并不是能夠脫離文本而隨意地天馬行空,一味地陳述自己獨特的見解。而應該是緊扣文本,從文本中引述論據(jù),結合引述論據(jù)圍繞已定觀點做分析論述,闡明自己的見解,這樣同樣是個性閱讀。任何個性閱讀都不能夠脫離文本,觀點來自文本,論據(jù)同樣不能離開文本。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扎西的菜園子
邢慶杰
扎西的菜園子,是來自山東的援藏干部老馬幫扶著弄起來的。
扎西本來對種菜不感興趣,他已經(jīng)習慣了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放牧生涯?僧斔吹嚼像R什么都親自動手,從翻地、施牛糞、扎棚、育苗,都盯在菜地里干,就不好意思推辭了。扎西一不好意思,干起活來的時候就特別賣力氣。
一轉眼就要過中秋節(jié)了,老馬休假回山東。臨走前,他對扎西詳細地交代了管理菜園子的方法。回到家后的第二天中午,飯后,老馬正斜歪在沙發(fā)上看電視,手機響了。他接起來,就聽到扎西急促的聲音,“馬顧問!馬顧問!你快回來吧!出大事了!”
老馬的腦袋“嗡”一下就大了!定了定神說:“扎西,別著急,慢慢說,哪里出事了?”“是、是菜園子,菜、菜出事了!”扎西由于激動,有些語無倫次,“毒藥,全是毒藥,您快來吧!嚇死人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毒藥,全是紅的,您還是快點來吧!我們一家都不敢在菜園邊住了。”
老馬一聽,這個問題嚴重了,現(xiàn)在,他們這個援藏點上的技術人員都回家過節(jié)了,只有自己跑一趟了。
老馬坐飛機趕到日喀則,又坐車來到扎西所在的牧區(qū)時,已經(jīng)是第二天的下午了。
來到菜園子門口,扎西不敢再往里走了,他指著里邊,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對老馬說:“那里,就是那里,全紅了,像血一樣紅。”
老馬只看了一眼,就有種想哭的感覺。那一片紅,是剛剛成熟的西紅柿。
想到自己大過節(jié)的趕了幾千公里路奔到這里,只是因為西紅柿成熟了,他就有些生氣。但他轉念一想,這也不能怪扎西,西藏這個地方,因為自然條件惡劣,以前除了蘿卜、土豆,根本就沒有別的蔬菜,扎西從來沒有見過成熟的西紅柿,這是很正常的?峙,大多數(shù)生活在偏遠牧區(qū)的藏族同胞,都沒有見過像西紅柿、黃瓜、茄子等內(nèi)地司空見慣的蔬菜……想到這里,他感覺到鼻子酸酸的,心里沉甸甸的,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老馬摘下一個大大的西紅柿,用衣角擦了擦,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然后又摘下一個遞給扎西說:“你嘗嘗。”
扎西看了老馬一眼,他相信老馬不會騙他的,就學老馬的樣子,狠狠地咬了一大口!頓時,扎西瞪圓了眼睛說:“好甜!這是糖菜呀!”
扎西的菜園子豐收了,扎西一家吃不了,就到處送人。
老馬知道后,給他打電話說:“扎西!幫你種菜,不是讓你送人的,你要去賣,以后,這就是你的一項家庭收入。”
扎西驚訝地說:“賣?怎么賣?賣東西多丟人!”
老馬知道,傳統(tǒng)的藏民,現(xiàn)在還保留著以物易物的習俗,他們還不習慣用人民幣來交易。
老馬就耐心地對扎西說:“扎西,這些東西都是你花力氣種出來的,還有大棚、種子等成本,別人拿去吃,給你報酬是應該的,就像你拿牦牛皮去換青稞一樣。”
在老馬的說服引導下,扎西終于答應去賣菜了。老馬幫著扎西把已經(jīng)成熟的西紅柿、茄子、黃瓜摘下來,放在幾只簍子里,然后綁在了兩頭牦牛的背上。
扎西要出發(fā)了,老馬問:“你不帶秤嗎?”扎西一愣,“秤?秤是什么東西?”老馬笑道:“秤是稱重量的,沒有秤,你怎么按斤收錢?”扎西搖搖頭說:“這個你不用管,我們藏民,良心就是秤。”
扎西騎著馬,趕著兩頭牦牛走了。離這里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集市。
老馬望著他寬厚的背影,心想,這些菜,按斤論價,怎么也得賣個百八十塊的,不知道這個憨家伙能不能賣到錢。
老馬鉆進了菜園子門口的帳篷里,他要等扎西回來。一覺醒來,已經(jīng)是下午六點半了。老馬走下山,遠遠的,就看到扎西趕著兩頭牦;貋砹恕
看到老馬,扎西忽然興奮起來,他不管那兩頭牦牛了,打馬快跑著趕到老馬面前,身姿矯健地躍下馬背,有些激動地說:“馬顧問,錢,我賣到錢了。”說著話,他從懷里掏出了一把紙幣,炫耀般用雙手捧到老馬面前。
老馬一看,這些錢有五十元的、二十元的、十元的、五元的……大約得三百多塊。老馬遲疑地問:“這都是今天賣的錢?這么多?”扎西拍拍胸脯說:“是的,都是今天賣的!”老馬禁不住好奇:”小心翼翼地問:“扎西,你沒有秤,怎么收錢呀?”
扎西說:“菜就放在地上,誰喜歡哪樣菜就拿走,拿多少都行,錢也是隨便給,給多少隨心……”老馬心里一動,茫然地看著扎西問:“這就是你說的,藏民的良心秤?”
扎西重重地點了點頭!
老馬的眼睛濕潤了。
(原文有刪改)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雖然字數(shù)較少,但信息量很大,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他們的身份(扎西是藏民、老馬是援藏干部)、小說主要表述的內(nèi)容以及情節(jié)等。
B.文章第二段在描寫老馬建造扎西菜園子時使用了“翻、施、扎、育”等動詞,一方面表現(xiàn)建菜園子需要的各種步驟,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老馬對種菜的熟練。
C.這篇小說把人物對話作為敘事的主要方法,通過扎西和老馬的語言描寫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小說先寫扎西不喜歡種菜到賣力氣種菜,再寫菜園子的菜成熟到扎西賣菜。
D.“老馬的眼睛濕潤了”一句作為結尾部分內(nèi)涵十分豐富,表現(xiàn)了老馬看到扎西的變化以及扎西能有一項家庭收入的激動心情,同時也感動于藏民的品格特征。
2.小說以“扎西的菜園子”為題在小說背景、情節(jié)方面有什么具體作用?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3.小說設計扎西認為成熟的西紅柿是毒藥和賣菜不用秤兩個情節(jié)對小說主旨的呈現(xiàn)有哪些好處?請結合全文說說你的看法。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被騙
【俄】米哈依爾·扎多爾諾夫
沒有一輛出租車肯停下來,我都快凍僵了。我甚至想,要是有車快點兒把我送回家的話,我愿意付兩倍的車錢。突然,有一輛空車像從地下冒出來似的停在了我面前。我撲了過去,還沒等我說要付錢,司機就從車里出來了。他打開車門后對我說:“請上車吧!您凍壞了吧?”
“什么?”我沒明白,身子甚至不自主地向后閃了一下。
“我說您快上車吧,”他微微一笑說,“我把暖風打開,要是不管用,我再給您一條毯子,您把腿裹上。”
我掃了一眼這輛車,頂燈、牌照都有,是出租車啊。“我去切爾塔諾沃,那可挺遠的!”我猶猶豫豫地說。
“切爾塔諾沃就切爾塔諾沃!遠就遠唄!”司機又溫柔地一笑,“乘客要去哪兒,我們就去哪兒,走吧。”
我忐忑不安地鉆進了車里。
“如果您同意的話,我們抄近路吧。”司機說。
“不用,”我一直保持著警惕,“通常怎么走就怎么走吧。”
“好,您別緊張,休息吧,”司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咱們該怎么走就怎么走。”
我的腿漸漸暖和了過來。后視鏡上方掛著的收音機里正在播放肖邦的樂曲,但我的心情一點也沒輕松起來。“為什么他那么極力地勸我上他的車,現(xiàn)在還要走這條我不熟悉的路?”我把手提包緊緊地抱在胸前想,“我應該坐在后座上,那兒能安全點兒。我有老婆,還有一對雙胞胎,大孩子也才上學!”
司機首先打破了沉默:“您喜歡肖邦的哪首曲子?”
“什么?”我正胡思亂想,一時沒反應過來,為了不讓他發(fā)現(xiàn)我的窘態(tài),我趕緊補了一句,“我都喜歡,您呢?”
“我喜歡那首《寂靜的夜》。”司機回答。
“他要把我怎么樣啊?”我一聽心里更害怕了,腦子迅速地轉著,猜想著各種可能,“想跟我多要點兒小費,還是要干別的?”這時,司機又給我講起了肖邦。講到興頭上,他還說起了英語,過一會兒醒悟過來了,又改說俄語。
“他怎么知道這些?”我心里想,“一個開出租車的有那么多時間讀這些東西嗎?肯定沒有!誰有時間呢?在哪兒讀的?難道是……”我的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在監(jiān)獄!那兒有的是時間!就是說他是逃犯!所以他才這么熱情,就是讓人別懷疑他。他肯定是把真正的司機打暈、捆上、藏起來了,然后自己開車出來打劫了,搶夠了錢就逃到國外去。聽說,這種事經(jīng)常發(fā)生?隙ㄊ!還學了英語。他肯定在監(jiān)獄里待了不止十年。我認倒霉吧!錢都給他,只要他不殺我就行了!”
“到了!”我正想得入神,司機突然笑著告訴我。
我看了看窗外,確實是到我家門口了,而計價器上顯示的車費比以往少很多。“他是個慣犯!就要動手了!”想到這兒,我馬上把身上所有的錢都小心翼翼地遞了過去,然后就去開車門,想盡快逃出去。可車門怎么也打不開!而這時街上正好一個人也沒有,就我們倆……
“先別開門,”司機溫柔地說,“我還沒……”
“我身上沒錢了!就剩下點兒香腸了!”我喊了一句,準備用手提包自衛(wèi)。
“我還沒給您找錢呢,”司機打斷了我的話,把多余的錢遞了過來,然后他下了車,繞到我這邊,打開車門說,“謝謝您!您到家了。祝您晚安!如有不周之處,請您原諒!”
我驚愕地呆立在人行道上。我被騙了!可到底怎么被騙了呢?我不知道。我正發(fā)呆時,又有一個行人朝車跑了過來,急匆匆地問:“司機,到梅德韋多克去嗎?”
“您好!請上車吧!”司機走下車來,給他打開了車門。
那個人為難起來,不知如何是好,看了我一眼,但還是鉆進了汽車。又有一個人“落網(wǎng)”了!但我的心情卻隨之輕松了起來。
(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br />
A.“身子甚至不自主地向后閃了一下”就坐上了出租車,表明“我”是一個缺乏警惕心的人,這樣的人最容易上當。
B.司機給“我”講肖邦時,講到興頭上說起了英語,一會兒又改說俄語,表明司機是一個有學識和修養(yǎng)的人。
C.結尾寫又一個人上了出租車,“我的心情卻隨之輕松了起來”,說明“我”終于為自己沒被司機欺騙而暗自慶幸。
D.小說題為“被騙”,實際上并沒有誰騙誰的問題,這個題目只是作者為吸引讀者的注意而故弄玄虛罷了。
E.小說表現(xiàn)“我”的懷疑,運用了出色的心理描寫,真實地展現(xiàn)了“我”緊張、恐懼而又無可奈何的心理。
2.小說中的司機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請簡要概括。
3.從全篇結構上看,這篇小說最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4.有人認為“我”坐上出租車后的一系列心理是多疑的性格使然,也有人認為其中一定另有原因,你是如何看待的?請對此加以探究。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在魯迅先生故居
鄭文燮
或許是一種機緣,或許是冥冥中的感召,純屬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北京城市的變化之大,幾乎使我難以辨識,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連僻野荒郊的阜成門外都鱗次櫛比地蓋起了高樓。我要尋找的舊地是阜成門內(nèi)西三條胡同的魯迅故居。拐了幾個胡同,周遭都是用紅顏料刷寫的加了醒目圓圈的“拆”字,好在魯迅故居的門匾還在,尋找起來還不甚費事,只是在陰晦的冬日顯得突兀而孤獨,冷清的小四合院依然冷清!
魯迅在北京生活了10余個年頭,一共搬了三次家。“家”,這個詞對魯迅先生來說,或許并不確切,他一生或許都沒有過“家”,魯迅是孤獨者。辛亥革命以后,“中華民國”建立。魯迅從故鄉(xiāng)浙江紹興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職,在“教育部”做“僉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紹興會館,在冷冰的屋子里百無聊賴,靠研讀佛經(jīng)和抄寫古碑打發(fā)時日。錢玄同來看望他,希望他給《新青年》寫點文章。魯迅用疑惑的目光看著錢玄同,說:“寫文章有什么用處!”這個在推翻清封建專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進的青年對“革命”感到失望。他說:“以前我是奴隸,現(xiàn)在我是奴隸的奴隸,‘革命’了,‘維新’了,世事依然還是原先的老樣子。”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師范大學學生劉和珍等,在向段祺瑞執(zhí)政的國務院和平請愿時,慘遭槍殺。魯迅先生滿腔激憤,寫了《記念劉和珍君》的文章,稱3月18日是“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青年學生的熱血,使魯迅由《彷徨》到《吶喊》。
魯迅是周家的長子,對家庭更多一份責任。他到北京以后,把母親、妻子朱安從故鄉(xiāng)紹興接到了北京,連同從日本留學回國的二弟周作人及周作人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住進了他在西四八道灣購置的新居——一所寬敞、豁亮的“三進”大四合院。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魯迅不得不搬出八道灣,另覓居處。他用一本書的四百元版稅,在阜成門內(nèi)西三條胡同買了一所小四合院,也就是現(xiàn)在魯迅博物館的所在地。
四合院實在太小!院子里種植的兩棵白丁香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空間,似乎再也容納不下幾個人的活動了。周遭的幾間小屋,一間做了書房,一間住著一個女傭人,另外一間北屋住著魯迅的母親和妻子朱安。母親和妻子的木床相對而立,床上掛著白夏布蚊帳,都是從老家?guī)淼呐f物。魯迅在母親和妻子的住室連通了一個長條形的小間,戲稱“老虎尾巴”。魯迅在這“老虎尾巴”里寫作和住宿,室內(nèi)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床是單人的板床,兩條長凳上橫架著一塊木板,褥子是單薄的,被子是陳舊的有著小點藍花的布衾,床上用竹竿掛著一頂發(fā)黃發(fā)灰的夏布蚊帳。書桌旁的白墻上掛著一個鏡框,里面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陰冷、悲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孤寂的魯迅先生相互注視,似有話要說,陀思妥耶夫斯基經(jīng)受過死神的洗禮,是從沙皇的刑場上走下來的,他在執(zhí)行死刑的最后一刻被赦免,因此幸存下來。
那天天氣陰霾、沉郁,像要下雪的樣子。我在魯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約是我太專注、太虔誠的目光吸引了講解人員——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開“游人免進”的門扉,破例讓我進入先前只能夠隔著玻璃窗看到的內(nèi)室。這樣我就真切地觸摸到了“老虎尾巴”,“尾巴”墻上掛著那幀陀思妥耶夫斯基陰冷的照片。我在魯迅先生曾經(jīng)沉思默想的藤椅上坐了一會兒,望著窗外的景致,一座依然不大的荒蕪的園子,園子角落里有一圈石頭的井欄。據(jù)說這井水實在苦澀,不能飲用,只能用來澆灌園中的幾棵棗樹,也就是魯迅先生《秋夜》中劈頭所說的“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在我還是中學生的時候,我就在課文中讀到了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我曾向授課的語文老師請教過這句話的意思,老師支支吾吾,也未說出個所以然來。其后很久,我都未曾明白魯迅先生寫這句話的深意。而現(xiàn)在,身臨其境的我,感悟到了魯迅先生孤獨、寂寞和無奈的心境——這是否就是魯迅先生說過的“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呢?這是否就是魯迅先生說過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呢?
走出魯迅先生故居,天上紛紛揚揚下起了雪。踏著落了雪的白茫茫的土地,我在近旁的一條胡同口,找了一家小店鋪,喝了兩碗羊雜碎湯,全身頓時燥熱起來。
(選自《散文百家》,有刪改)
1.下列關于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寫尋找魯迅先生故居的過程以及故居周邊的環(huán)境,隱隱有一種批評時人淡忘魯迅先生和漠視文化傳承之意。
B.文章中有大量有關天氣的環(huán)境描寫,其作用是渲染陰冷、沉郁的氛圍,抒發(fā)作者游覽魯迅故居時對魯迅先生的痛悼和緬懷之情。
C.“以前我是奴隸,現(xiàn)在我是奴隸的奴隸”這句話表明了魯迅先生對革命的漠視和鄙夷,認為革命改變不了社會現(xiàn)實。
D.文章結尾意味雋永,明寫因喝羊雜碎湯而全身燥熱,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欽佩之情、受魯迅先生精神感召而內(nèi)心振奮的復雜情感。
2.在第二段中,作者稱魯迅先生為“孤獨者”,魯迅先生的孤獨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合原文加以概述。
3.對文中畫線句的深意的理解,作者由“未曾明白”轉而有所感悟。請?zhí)骄窟@句話的深意及作者的內(nèi)心感悟。
答案與解析
一
1.C
2.①小說以“扎西的菜園子”為題點明了小說的主要人物是扎西。②以“扎西的菜園子”為題,概括小說的主要事件是有關“菜園子”的。③作為全文的線索,通過扎西對“菜園子”的態(tài)度和看法的變化來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解析】回答這個問題,要注重分析題干的具體要求和小說的具體內(nèi)容。題干要求回答題目在小說背景和情節(jié)方面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思考“扎西的菜園子”包含的內(nèi)容與全文有什么關系,“扎西”是藏民的名字、“菜園子”是扎西家的,由此理解,小說題目交代了具體的人物、事件,同時概括了小說要表述的具體事件,從情節(jié)結構的角度分析,“菜園子”也是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線索等。
3.①從扎西沒有見過成熟的西紅柿可以看出,藏民的生活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援藏工作還需要加大力度。②從扎西賣菜不用秤可以看出,藏民還保留著比較原始的生活方式,雖然這種方式體現(xiàn)了藏民淳樸的品格,但在現(xiàn)代經(jīng)濟浪潮中,藏民也要與外界多接觸,與時俱進,不能落后于時代。
【解析】回答這個問題,要注重把握兩個情節(jié)中體現(xiàn)的人物特征和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等。扎西認為成熟的西紅柿是毒藥,主要原因是扎西沒有見過成熟的西紅柿,由此可以知道藏區(qū)的落后,以此引申開來,可以認為我們還需要加大對藏區(qū)的援助力度;賣蔬菜不用秤的情節(jié)體現(xiàn)了藏區(qū)民眾淳樸的品格,但由此引申開來,可以認為藏區(qū)需要與外界接觸,要與時俱進等。
二
1.BE
【解析】A項,并非缺乏警惕心,而是被司機的熱情嚇到了;C項,不是為自己慶幸,而是為這個人遇到這樣的好司機而高興;D項,是“我”對司機的錯誤判斷,其實是“我”欺騙了“我”自己。
2.①為人真誠無欺;②心地善良,善解人意;③有學識,有修養(yǎng)。
3.欲揚先抑的手法。開篇寫“我”上車后一直保持警惕,緊張、不輕松,進而懷疑他是打劫的逃犯,以致車到“我”家門口時還準備用手提包自衛(wèi),這些都是抑;直到他把多余的錢遞給了“我”并客氣道別,“我”才忽然明白,這是一個品行極好的人,至此完成了對人物的褒揚。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藝術手法的能力。題目要求從全篇結構上看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就不能只關注心理描寫等。起初“我”對司機不信任、疑慮等,后來“我的心情卻隨之輕松了起來”,先抑后揚,形成反差。
4.觀點一:“我”對好心司機的猜疑,表明“我”是一個疑心較重的人。這樣的人,不論對誰都會無端起疑心,而且,別人越是關心他,他的疑心越重。把別人的一番好意當成別有用心,這種庸人自擾的多疑心理,必然導致人際關系緊張。
觀點二:“我”的疑心自有其產(chǎn)生的社會原因。比如文章中的“聽說,這種事經(jīng)常發(fā)生”,就折射出當時的俄羅斯社會秩序的一個側面,如果沒有那么多的搶劫事件,“我”就不可能產(chǎn)生如此多的疑慮。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民族心理或寫作背景的能力。兩種看法都有道理,可從中任選一種,關鍵是分析時要有理有據(jù)。作答時,首先提出明確的觀點,然后逐條闡述理由。
三
1.C
【解析】C項,魯迅先生對革命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