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案:《蘇武傳》教學設計(三)(2)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18-11-22 12:59:57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欣賞歌曲《蘇武牧羊》:
蘇武留胡節(jié)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
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夜坐塞上時聞笳聲入耳痛心酸。
轉眼北風吹,雁群漢關飛。白發(fā)娘,盼兒歸,紅妝守空幃。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誰;
任?菔癄,大節(jié)定不虧。終教匈奴驚心碎膽共服漢德威。
這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蘇武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漢武帝時,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蘇武歷盡艱辛,持節(jié)不屈,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F(xiàn)在,就讓我們走近蘇武,走進他充滿血淚而又輝煌無比的人生。
二、講授新課:
1、疏通7-10段的重點詞義、了解特殊句式。
2、翻譯課文7-10段:
三、 安小標題,理清脈絡:檢查上節(jié)課學生的預習情況,由學生回答。
明確: 小標題(僅供參考,答案不限):
。ㄒ唬 1、初使匈奴,單于受禮。 2、緱王謀反,禍及漢使。 3、舍生取義,以死明志。 4、衛(wèi)律勸降,威武不屈。 5、飲雪吞氈,此志不渝。 6、李陵勸降,忠貞如一。 7、武帝駕崩,慟哭數(shù)月。 8、漢匈和親,請還蘇武。 9、歷盡艱難,發(fā)白歸漢。
。ǘ1、出使匈奴 以求通好 2、第2、3自然段 虞常謀反 牽連蘇武 3、衛(wèi)律逼降 蘇武不屈
4、第5、6自然段 流放北海 持節(jié)牧羊 5、第7、8自然段 李陵勸降 完全失敗 6、第9、10自然段
蘇武歸漢 名垂青史
(三) 1。出使匈奴,以求通好2。虞常謀反,蘇武株連3。衛(wèi)律逼降,堅貞不屈4。流放北海,杖節(jié)牧羊
5。李陵勸降,大義凜然6。蘇武歸漢,青史流傳
四、總結《漢書》敘事藝術特點:結構嚴謹,情節(jié)曲折,詳略得當
五、作業(yè):通過合理想象,以蘇武為主角,運用環(huán)境、心理、行動等描寫手法,將“蘇武牧羊”寫成一則300字左右的小故事。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