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去臺灣讀大學其實比香港容易的多(2)
2013-03-06 11:15:11新快報文章作者:何寧 李思文
報考臺校知多D
Q:報名方式如何?
A:一律網(wǎng)絡報名,報名網(wǎng)址為:http://rusen.stut.edu.tw/、http://www.rusen.org.tw/。最多報考5個志愿,同1間學校可以同時報多個志愿(專業(yè))。
Q:報名后要繳交哪些文件?
A:要繳交報名表和財力證明(指報名開始日前3個月至報名截止日之間,銀行所開立申請人本人、申請人父母或法定監(jiān)護人之人民幣10萬元)。將貼妥居民身分證及照片后簽名的報名表和財力證明分別轉成pdf(可至影印店掃描儲存成pdf檔案)或jpg格式(灰階,400dpi)后,上傳到報名系統(tǒng)內。
Q:到臺灣就讀可以打工、兼職嗎?
A:不可以。
“你有很多跟國外或臺灣的世界級大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同題問答
昵稱:小劉
錄取院系:臺灣大同大學工業(yè)設計專業(yè)
畢業(yè)學校:廣東實驗中學
高考分數(shù):2012年高考理科590分
選擇:要盡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yè)
Q:為什么想去臺灣讀大學?
A:我高考前就有這種想法,當時聽別人推薦臺灣的大學不錯,并且我對設計很感興趣,臺灣的設計產業(yè)在亞太地區(qū)是非常出色的,特別是臺北正在申請“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可想而知臺灣的設計文化和氛圍環(huán)境都非常好。
Q:你有什么經驗或心得可以跟想去臺灣讀大學的學弟學妹分享?
A:我希望學弟學妹們要盡量選擇自己很感興趣的專業(yè),這樣在大學學習才會有動力。
來臺灣前要做足功課,盡量選好的大學、強的專業(yè),給自己選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很重要。要盡量融入臺灣的環(huán)境,多接觸臺灣的同學,不要總是在陸生圈子里呆著,要做一個優(yōu)秀的、友善的人,讓臺灣同胞看到你高素質的那一面。另外,這里的社會資源很豐富,要好好利用,但要在不耽誤學習的前提下。
印象:臺北的社會治安很好,生活在這里很舒適、安心
Q:初到臺灣,你印象如何?
A:臺灣的中華文化保存得相對完整,公民的素質普遍比較高,都很客氣很隨和,來到這里后覺得臺北的社會治安很好,生活在這里很舒適、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臺北真的很適合學設計的學生來求學,整個城市的設計氛圍很濃厚,從政府到平民百姓,大家對生活中的設計都很重視。設計在臺北首先會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生活中到處都是設計,如街頭的裝置藝術、分布在城市各個角落的設計精致的大小店鋪、城市人性化的公共設施等。
Q:有什么是你不太適應的嗎?
A:說實話,剛到臺灣,對我所就讀的學校很失望。因為放假無人打掃,所以宿舍很陳舊,顯得很臟,我第一晚就在宿舍打掃衛(wèi)生到凌晨兩點才入睡。而且學校非常小,比省實高中還要小一圈,校舍的陳舊也與我的高中相去甚遠,總之,就是一到那里馬上就想畢業(yè)走人。
但是后來,學校的老師很負責,熱心地協(xié)助我們完成各種手續(xù),他們說話都十分有耐心、柔和有禮。同時我們也得到了很多學姐學長的熱情幫助,帶我們在臺北到處逛,讓我們很快融入當?shù)氐纳,消除了陌生感?br />
Q:平時會和臺灣本地的學生一起玩嗎?他們好相處嗎?
A:我跟臺灣的同學相處得比較好,學習上我們會像團隊一樣合作,平時他們也會帶我到處去玩,去認識臺灣。有時校長會跟我們一起用餐、聊天,顯示出學校對我們的重視,學校也會經常組織一系列的陸生、僑生、外籍生、交換生的活動,讓我們更好地適應當?shù)氐纳睢?br />
教學:擁有各種各樣高水平的展覽和演講
Q: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和質量如何?
A:學校老師的學歷都很高,大多數(shù)是歐美留學回來的博士,很多都是教授,水平很高。同時在臺北,我們又擁有各種各樣的內容豐富、高水平的展覽和演講,而且經常會有一些世界級的大師在臺北辦講座,這些講座很多時候都是免費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有很多跟國外或臺灣本土的世界級大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Q:你覺得臺灣的大學教育與大陸的有何不同之處?
A:大陸的設計院校在大一的時候一般只學習基礎知識,到了大二才開始接觸專業(yè)課,而且他們的專業(yè)課程一開始都花很多時間在練手上功夫。而我們學校,在大一上學期的上半段就開始上專業(yè)課了,下半段就開始立體作品的制作,更加注重實踐。
“我覺自己在這里過的是高一高二的生活”
同題問答
昵稱:琪琪
錄取院系:臺灣銘傳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專業(yè)
畢業(yè)學校:廣雅中學
高考分數(shù):2012年高考理科592分
選擇:想清楚要不要去臺灣讀書,再選擇適合自己并感興趣的專業(yè)
Q:為什么想去臺灣讀大學?
A:去年三月份左右,臺灣靜宜大學來我們學校宣講,我和我媽媽一起去聽了這個講座,我們都覺得反正報考臺灣的學校不影響正常的高考錄取,所以當時就抱著給自己多一個選擇的心態(tài)上網(wǎng)報考了臺灣的學校。
最后我選定了輔仁、淡江和銘傳這三所學校。有5個志愿,每個志愿包括學校和專業(yè)一起的,不像內地大學報考每個學?梢赃x好幾個專業(yè)。最后高考成績出來我比一本線高了7分,但我只是被最后那個保底的志愿錄取了,可能去年報考輔仁和淡江的人數(shù)太多了吧,估計要很高的分數(shù)才能被這兩所學校錄取吧。
其實我這個高考分數(shù)也挺尷尬的,只能上華農,省外的又不想去,不如去臺灣闖一闖。當初我上網(wǎng)百度,發(fā)現(xiàn)臺灣銘傳大學是亞洲第一所被美國認證的學校,感覺還挺強的,所以就決定去讀了。
Q:你有什么經驗或心得可以跟想去臺灣讀大學的學弟學妹分享?
A:報考之前一定要多了解多打聽,要想清楚到底要不要去臺灣讀書,然后再選擇適合自己并且感興趣的專業(yè)。那幾所名氣大的學校報考的人數(shù)非常多,如果一定要去臺灣讀書,最好報一兩個保底的志愿。
印象:摩登大樓比廣州少,但城市建設和公民素質要好很多
Q:初到臺灣,你印象如何?
A:我覺得挺好的啊,雖然臺北的摩登大樓比廣州少,但是細節(jié)的城市建設和公民素質臺灣比廣州好很多。比如上手扶梯,大家很自覺地靠右站,沒有任何人違規(guī);公交地鐵上的博愛座真的沒有人坐;很多商家比如家樂福,如果開在沒有地鐵的地方,會有免費的接駁車,大家會很自覺地排隊等候上下車,還會對司機說謝謝。
Q:有什么是你不太適應的嗎?
A:第一個星期不太適應,有些話聽不太懂,雖然臺灣人都說普通話,但有時候會有些閩南語轉化過來的方言,這個一開始真的聽不懂,還有一些字我們兩地讀音不同。
Q:平時會和臺灣本地的學生一起玩嗎?他們好相處嗎?
A:我覺得臺灣的學生都挺好的,素質比較高,很淳樸很熱情,我跟他們相處得還不錯。在我們學校一般不會丟手機的,我有很多朋友的手機都不小心掉在操場或者遺忘在圖書館,都不會有人拿的,一般你打過去,有人會接,然后約好地方把手機送回給你。
教學:想要得高分平時是不能放松的
Q: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和質量如何?
A:老師對學生挺負責任,因為平時成績很重要,所以老師都會很認真留意我們學習的效果。這學期的管理學老師最負責了,每節(jié)課老師都把這節(jié)課要懂的知識點在課后總結一下,然后每節(jié)課都要各小組派人去回答問題,每節(jié)課都有十幾分鐘討論課題的時間。
Q:臺灣的大學教育與大陸有何不同之處?
A:我們是小班教學,老師會經常提問題,學生直接發(fā)言就可以了,回答了就可以加分,這樣平時成績就高了。我們總成績由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所以在臺灣讀大學,想要得高分平時是不能放松的,因為平時成績所占比重最高,占40%,期中和期末各占30%。
臺灣的大學上課也要點到,我們學校是出了名的每節(jié)課都點。反正我覺自己在這里過的是高一高二的生活。不過壓力也不會太大,就是課比較多,我有大陸的同學也是學商科的,他們看了我的課表覺得排得很滿。
語文課本是豎排的,剛開始還有點不習慣,不過慢慢地就好了。我們的教材跟大陸的也不一樣,我們大部分課本是英文的,不過現(xiàn)在還是用中文上課,聽說到了大二就全英文教學了,輔仁和淡江好像是全英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