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勸人適得其反
2009-08-27 20:52:10網(wǎng)絡(luò)資源
有些心理疾病患者,或慢性病患者,會有抑郁、焦慮、恐懼、疑病、強迫觀念等心理行為或障礙的發(fā)生。他們常常會得到醫(yī)生或親友的好心勸慰。但有些勸慰可能是病人不愿意聽到的,作用也是適得其反。
1.“想開點”:此話常能起到啟迪作用。如果讓病人想開點,卻絲毫不能改變他鉆牛角尖的思維和病態(tài)情緒,反而會使他產(chǎn)生無人能理解其痛苦的感嘆,拉大彼此的心理距離。
2.“沒有病”:有的人身體持續(xù)出現(xiàn)難耐癥狀,反復(fù)檢查未見異常,他們的緊張情緒及癥狀也未由此化解。在這種情況下,會得到?jīng)]什么病或不要想得太多之類的解釋、開導(dǎo);但病人往往不能接受。這類看似無病呻吟者,多見于軀體障礙病人,即把心理障礙轉(zhuǎn)化為軀體癥狀。這類病人的痛苦程度及負面影響遠大于生理疾病,他們的表述是真實的體驗。
3.“靠自己”:常聽有人勸慰有心病者,“你這種情況還得靠自己調(diào)解”。這好比告訴身體有疾病的人“你的心臟病得靠自己治,你這個腫瘤得靠自己手術(shù)”一樣。這種勸說的確迎合了一些病人,因為他們曾多方求助,最終心灰意冷,得出了“靠自己”的結(jié)論。然而事實是,在這種理念支配下,他們靠的是戴上面具,強裝笑顏,防衛(wèi)和回避與他人心靈上的溝通,深深壓抑自我,暗暗與疾病較勁。而心病的特點是:你越與之抗衡,病情就越加重。
上述這些“無的放矢”的勸慰,主要來自施助者的認同偏差和支配心理,他們意識不到求助者處于病態(tài),自然不能設(shè)身處地感受病人的疾苦和需求。勸慰病人需要走入病人角色去感同身受,才能助其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