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語文文言文試題全解【重慶卷】(5)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09-03-23 11:18:57
重慶卷
三、(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文,完成第8~10題。?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默然不問,晏子諫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賭饑者與之食疾者與之財,使令不勞力,籍斂不費民。先君將游,百姓皆說曰:‘君當幸游吾鄉(xiāng)乎?’今君游于寒途,據(jù)四十里之氓,殫財不足以奉斂,盡力不能周役,民氓饑寒凍餒,死胔相望,而君不問,失君道矣。財屈力竭,下無以親上;驕泰奢侈,上無以親下。上下交離,君臣無親,此三代之所以衰也。今君行之,嬰懼公族之危,以為異姓之福也。”公曰:“然!為上而忘下,厚籍斂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斂死胔,發(fā)粟于民,據(jù)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公三月不出游。?
景公使圉人養(yǎng)所愛馬,暴死,公怒,令今人操刀解養(yǎng)馬者。是時晏子侍前,左右執(zhí)刀而進。晏子止而問于公曰:“堯、舜支解人,從何軀始?”公矍然曰:“從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屬獄。”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為君數(shù)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獄。”公曰:“可。”晏子數(shù)之曰:“爾罪有三:公使汝養(yǎng)馬而殺之,當死罪一也;又殺公之所最善馬,當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馬之故而殺人,百姓聞之必怨吾君,諸侯聞之必輕吾國,汝殺公馬,使怨積于百姓,兵弱于鄰國,汝當死罪三也。今以屬獄。”公喟然嘆曰:“夫子釋之!夫子釋之!勿傷吾仁也。”?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內(nèi)給之祭。晏子聞之,諫。公曰:“亦細物也,特以與左右為笑耳。”晏子曰:“君過矣,夫厚籍斂不以反民,充貨財而笑左右,傲細民之憂,而崇左右之笑,則國亦無望已。且夫孤老凍餒,而死狗有祭;鰥寡不恤,而死狗有棺。行辟若此,姓聞之,必怨吾君;諸侯聞之,必輕吾國。怨聚于百姓,而權輕于諸侯,而乃以為細物,君其圖之。”公曰:“善。”趣危庖治狗,以會朝屬。?
。ü(jié)選自《晏子春秋》)
。圩ⅲ菝h(zi):腐尸。?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群將游,百姓皆說曰:“君當幸游鄉(xiāng)乎? 說:高興?
B.據(jù)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 服:服從?
C.公曰:“以屬獄。” 屬:交付?
D.亦細物也,特以與左右笑耳 特:只是?
9.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現(xiàn)齊景公“荒唐行徑”和“苛虐百姓”的一組是?
A.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默然不問?使怨積于百姓,兵弱于鄰國?
B.公怒,令人操刀解養(yǎng)馬者?公族之危,以為異姓之福也?
C.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內(nèi)給之祭?夫厚籍斂不以反民?
D.趣庖治狗,以會朝屬?財屈力竭,下無以親上?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齊景公漠視百姓疾苦,只顧自己取樂之時,晏子指出“上下交離,君臣無親”是國家衰敗的原因。
B.齊景公所愛之馬暴死,欲殺養(yǎng)馬之人。晏子假意斥責養(yǎng)馬人,阻止了這種行為。
C.齊景公能聽從晏子的勸諫,也還算是一個知錯能改的君主。
D.文章通過三個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了晏子的賢能有德、剛正不屈、機智幽默。
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22分)
11.用斜線(/)給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并把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用斜線(/)斷句: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饑者與之食睹疾者與之財(2分)
(2)翻譯:
、贇椮敳蛔阋苑顢浚M力不能周役,民氓饑寒凍餒,死胔相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诎良毭裰畱n,而崇左右之笑,則國亦無望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8.【答案】B
【解析】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據(jù)上下文推斷是文言實詞解答的有效方法。據(jù)“公曰:‘然!為上而忘下,厚籍斂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斂死觜,發(fā)粟于民,據(jù)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公三月不出游。”幾句話,能大致猜出第一段寫晏子向景公建議后,景公的做法,“不服政”可猜讀為“不服役納稅”。
9.【答案】D
【解析】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D項“趣庖治狗,以會朝屬”是景公聽取晏子勸諫后的正確做法,講的不是他的“荒詔行徑”。
10.【答案】D
【解析】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D項寫晏子對景公的建議,三個事例看不出他的“剛正不阿”。
11.⑴【答案】出游/睹……食/睹……
【解析】文言文斷句是近幾來興起的一種題型?疾閷ξ恼聝(nèi)容的理解和文言文句讀。據(jù)兩個“睹”可斷句。
⑵①【答案】用盡財物不能夠完成賦稅,費盡體力不能夠完成勞役,老百姓饑寒交迫,凍餓而死的尸體到處都是。
【解析】翻譯,首先要求準確地直譯,在此基礎上追求暢達。“奉斂”、“周役”、“死背相望”都需要意譯。結合上下文和中學課本的積累,應該難度不大;“民氓饑寒凍餒”中的“饑寒凍餒”之“餒”是“餓”的意思。要引導學生用對舉的方式翻譯古文,如“殫”和下一句的“盡”意思一樣。
②【答案】無視小民百姓的憂傷,卻博取身邊近臣的高興,那么國家也就沒有什么希望希望了。
【解析】對舉在古文中是分常見。“傲細民之憂”和“崇左右之笑”結構相同,可推斷“細民”與“左右”結構相同,可譯作“小百姓”或“百姓”。
文言文翻譯參考:
一年冬天景公到郊外巡游,在路上看到有沒掩埋的餓殍,卻漠不關心,不聞不問。晏子勸諫說:“從前我們的先君桓公出游時,看到饑餓的人就給他們食物,看到貧病的人就給他們錢財(幫助他們治療),并下令不要他們服勞役,也不要向他們征稅。因此每當桓公將要出游時,老百姓都高興地說:‘君王幸而能到我們鄉(xiāng)里來巡游吧!’如今君主您冬日郊游,住在都城周圍四十里內(nèi)的百姓,傾家蕩產(chǎn)也不夠交納賦斂,筋疲力盡也下夠您役使,百姓饑寒交迫,餓殍載道,而君王卻不聞不問,這就失去做國君德行了。財窮力盡,百姓憑什么擁戴國君;驕奢淫佚,國君談不上愛護人民。上下離心,君臣不親,這是夏、商、周三代衰亡的原因!如今您重蹈三代的覆轍,我擔心君王的公族就要危亡,君位將被異姓代替了。”景公說:“是!國君只顧自已享樂而忘了百姓的疾苦,只知橫征暴斂而不顧人民的死活,我的罪過太大了。”于是下令埋葬餓殍,拿出公糧來救濟貧民,并令周圍四十里內(nèi)的百姓,一年之內(nèi)不服勞役。景公三個月沒出去游覽。
景公讓馬夫飼養(yǎng)他所心愛的一匹馬,那馬突然暴病死了。景公大怒,令人拿刀去支解養(yǎng)馬的人。這時晏子正賠侍在景公身旁。左右拿刀上前,晏子阻止了他們,然后問景公道:“堯舜支解人,從誰開始的?”景公很驚恐地脫口而出:“從我開始。”就沒支解養(yǎng)馬人。但又說:“把他投入監(jiān)獄治罪。”晏子說。“這人不知他犯了什么罪而死,我請為君王教訓他一番,叫他知道自已的罪過,然后再送進監(jiān)獄治罪。”景公說:“可以。”晏子就歷數(shù)其罪道:“你有三大罪狀:君王命你養(yǎng)馬,你卻讓馬死了,這是第一條死罪;你養(yǎng)死的又是君王最心愛的馬,這是第二條死罪;你讓君王因為一匹馬的緣故而殺人,百姓聽說這件事必然怨恨我們的君王,諸侯聽到這件事必然要輕視我們的國家。你殺了君王的馬,使老百姓對君王積下了怨恨,我們的軍隊也要被鄰國打敗,達是第三條死罪,F(xiàn)在把你投入監(jiān)獄治罪。”景公聽后長嘆一聲說:“請您老夫子釋放了他吧!請快釋放了他吧!不要因此損傷了我仁愛的德行。”
景公的獵狗死了,他命令朝外給它治辦棺材,宮內(nèi)給它準備祭品。晏子聽說這事,前來勸阻。景公說;“也不過區(qū)區(qū)小事,只是借此和近侍們?nèi)妨T了。”晏子說:“您錯了!向百姓橫征暴斂的財物不把它用到百姓身上,而浪費錢財以博得左右一笑,輕視小民的疾苦,而著重近侍的玩樂,這樣,國家也就沒有有什么希望了。何況孤苦的老人受凍挨餓,而一條死狗卻享受祭祀,鰥寡無靠的人得不到救濟,而一條死狗還占用棺材,行為荒唐到這樣,百姓如果知道這事,一定會怨恨自己的國君,諸侯如果知道這件事,一定會輕視我們的國家。老百姓積滿怨恨,諸侯卑視我們的政權,您竟然認為這是區(qū)區(qū)小事!您還是再好好考慮考慮吧!”景公說:“您說的對。”趕緊催廚師殺狗烹肉,拿來和群臣會餐。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